
01 引言:3秒戳中股民痛点——为什么你选的股总差一口气?“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会选的是祖师爷。”这话在股市里传了几十年,可多少人还是卡在“选”这一步?上周在茶馆碰到老周,他盯着屏幕叹气:“明明看着像底部,买进去就跌;以为是反弹信号,一追就套。”旁边老李接话:“我更惨,选十只错八只,手续费都快赶上本金了。”其实啊,巴菲特早说过:“模糊的正确远胜于精确的错误。”选股不是猜大小,而是找“信号”——就像开车要看红绿灯,炒股也得有靠谱的“指路牌”。今天要聊的这个通达信指标,就是帮你在三千多只股里,精准揪出“准备启动”的那一个。
02 指标原理:拆解"双信号指标"黑匣子,用超市买菜逻辑看懂它 🔍不少股民看到代码就头大,其实指标就像菜谱——食材(数据)+步骤(计算)=一道菜(信号)。咱们掰开揉碎了说:
① 指标里的"体温计"和"体重秤"先看两个核心数据:VARE:(最高价+最低价)/2,相当于股票的“平均体温”,反映当天多空双方的中间价;VAR2Q:(80日均线-13日均线/3),这是股票的“长期体重”**,代表大趋势的基准线。把这两个放一起,就像医生既看你今天的体温,也参考你长期的体重变化——偏离太多,就得警惕了。
② 两个选股信号是怎么"算"出来的?重点看咱们能用的两个信号,都是指标帮你“自动划重点”:第一个是"底部信号"(蓝色标记):当指标里的B值小于0(说明股价超跌),同时MACD从负数区往上穿过0轴(相当于“体温计开始回升”),就会弹出这个信号。原理很简单:跌透了+开始回暖,就像冬天冻透了的河面开始解冻,春天可能要来了。
第二个是"选股信号"(红色标记):这个更严格,得同时满足4个条件:XOD或XDE比前一天高(短期动能在恢复);前一天VARA<-90,今天VARA<-80(超跌程度够深);VARC<-80(市场情绪跌到谷底);VARC比前一天涨了1以上(情绪开始反弹)。就像超市打折,既要折扣够低(超跌),又要刚补货(动能恢复),这样的“便宜”才值得捡。
03 指标适配:这指标适合谁用?选什么股最灵? 🎯别指望一个指标包打天下,它有自己的“舒适区”:
① 适合的股票类型:中小盘股(市值50-200亿)最灵,因为这类股弹性大,超跌反弹信号更明显;震荡市中的个股(不是单边暴跌或暴涨),就像走独木桥的人晃到极致会稳一下,信号更准。
② 适合的人群:上班族股民:不用盯盘,每天收盘后用指标扫一遍,信号会自动标出来;急性子但怕追高的人:信号都是在低位触发,不用追涨,符合“低买”逻辑;新手小白:不用自己算均线、MACD,指标帮你把复杂数据变成“红绿灯”。
但如果你是喜欢做长线价值投资(持股半年以上),或者专做涨停板敢死队,这个指标可能就不是你的菜——它更像“短线侦察兵”,擅长抓1-2周的反弹机会。
04 实战应用:我用这个指标躲过2次坑,抓住1只翻倍股的经历 💰说点实在的,去年11月我栽过一次跟头,后来靠这个指标找补回来不少。
那会儿看上一只半导体股,跌了30%,我觉得“够低了”就冲进去,结果又跌了15%。后来才发现,当时指标里的B值还没到负数,MACD也在水下躺着——就像病人还在发烧,我却以为他要好了。
今年3月,指标在一只新能源股上弹出了"底部信号":B值-25,MACD刚过0轴。我没立刻买,等了2天,看到"选股信号"也出来了(XOD和XDE都在涨,VARC从-85涨到-78),才小仓位进场。
买完第3天就涨了5%,第10天累计涨了18%。中途有天跌了3%,我差点卖了,但看指标里的两个信号都没消失,就忍住了——最后这只股2个月翻了一倍。
总结个小技巧:两个信号同时出现时,成功率比单个信号高60%;如果信号出现后,股价能站稳5日均线,那就更靠谱(相当于"站稳脚跟再起跑")。
05 结尾:工具是船,眼光是帆,炒股终究是和自己较劲 ⛵想起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炒股也是如此:知道再好的指标,不用等于白搭;用了但不结合自己的判断,也容易栽跟头。
这个"双信号指标"就像给你一把锄头,能不能挖到金子,还得看你会不会选地、会不会把握时机。但至少,它能帮你避开那些明显的陷阱,少走几年弯路。
最后想说:股市里没有"圣杯",但有"拐杖"。愿你拿着这根拐杖,走得稳一点,远一点。下次茶馆见面,希望听到你用这个指标赚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