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引言:为啥老股民都盯着 “平衡价”?巴菲特这句话道破真相 📊咱们散户炒股最头疼啥?无非是股价涨了不敢追,跌了不敢买 —— 追高怕站山顶,抄底怕抄在半山腰。就像小时候摸鱼,不知道水有多深,总怕踩空或陷进去。巴菲特曾说:“模糊的正确远胜于精确的错误。” 炒股也是如此,咱们不需要算到小数点后两位的 “精确支撑位”,但得找到一个 “市场公认的中间线” —— 这就是今天要聊的 “平衡价指标”。它就像菜市场里的 “均价牌”,32 天里所有交易的平均成本都在这,股价离它太远,早晚会往回靠。学会它,至少能少犯 “追涨杀跌” 的低级错,这篇文章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新手也能看懂!
通达信指标 #散户炒股技巧
02 把平衡价指标 “说人话”:32 天的 “市场中间线”,一看就懂 🎯很多人一看到 “指标源码” 就头大,觉得全是英文代码,像看天书。别急,咱们今天不用术语,就用 “菜市场逻辑” 给你讲明白:先看源码核心:平衡价:IF(CAPITAL>0,SUM(AMO,32)/SUM(vol,32)/100,SUM((H+L+C)/32,32)/32),COLORwhite;说白了,这指标就干一件事:算 “32 天里的平均交易价”,只不过分两种情况:要是这只股票有 “流通盘”(CAPITAL>0,就是咱们说的 “有正经盘子的股票”),就用 “32 天总成交额(AMO)” 除以 “32 天总成交量(vol)”,再除以 100(就是把 “元” 换算成咱们看的股价单位)—— 这就像 “32 天里每 1 手股票的平均成交价”,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 “市场成本线”;要是没流通盘(比如刚上市没开板的),就用 “32 天里每天的(最高价 + 最低价 + 收盘价)平均价” 再算平均 —— 相当于先算每天的中间价,再凑 32 天的平均,也靠谱。咱们散户要这个 “平衡价” 干啥?很简单:股价在平衡价上方涨太多,说明 “现在买的人成本都比之前高”,可能要回调;股价跌到平衡价附近,说明 “快到 32 天的平均成本了”,很多人不会再割肉,容易反弹。比如上个月我看某只消费股,股价从平衡价往上冲了 15%,我就提醒身边朋友别追 —— 后来果然跌回平衡价;还有一次,一只科技股跌到平衡价,我跟朋友说 “可以看看”,结果 3 天涨了 8%。这不是算命,是 “市场成本说了算”!
平衡价指标原理 #股市基础教学
03 我用平衡价赚 23% 的真实经历:2 个场景,教你抄底、逃顶 💰光说原理没用,咱们聊点真的 —— 去年 11 月,我盯了一只新能源票(就不点名了,避免广告嫌疑),当时它从 25 块跌到 20 块附近,正好碰到平衡价(当时平衡价是 19.8)。第一次跌到 20 块时,我没敢买 —— 怕继续跌。结果第二天又跌到 19.9,正好踩平衡价,而且成交量比前一天少了 15%(没人卖了),我就试着买了 1000 股。没想到 3 天后涨到 22 块,我没卖,等它涨到 24 块(离平衡价快 20% 了),又碰到大盘回调,我就清仓了,算下来赚了 23%。还有一次踩坑经历:今年 2 月,一只半导体股从平衡价 18 块涨到 23 块,我贪心追了进去,结果买完就跌,跌到 20 块时我想补仓,一看平衡价还是 18 块 —— 离得还远,就没补。后来果然跌到 18.2,我补了仓,等回到 20 块就解套了。这两个例子告诉咱们:股价回踩平衡价 + 缩量,大概率是买点(没人卖了,要反弹);股价远离平衡价(比如涨了 15% 以上)+ 放量,别追(很多人要兑现利润了);要是套牢了,别急着割,看平衡价 —— 跌到附近补仓,解套更快。咱们散户别总想着 “抓妖股”,把平衡价用明白,一年抓几次这样的机会,比瞎折腾强多了!
股市实战案例 #平衡价选股技巧
04 这指标不是 “万能药”:适合啥股票、啥人用? ⚠️有人说 “指标好,用在哪都香”,这话不对。就像羽绒服冬天穿暖和,夏天穿就热 —— 平衡价指标也有 “适用范围”:
适合的股票类型:震荡行情的票:比如那些在 10% 区间里上下晃的票(像消费、医药里的很多票),平衡价就是 “锚点”,跌到就买,涨到就卖;慢牛票:比如那种慢慢涨、不暴涨的票,平衡价会跟着慢慢往上走,跌破了就是加仓机会。
不适合的股票类型:单边暴涨暴跌的票:比如那种一天涨 10%、第二天跌 8% 的妖股,平衡价根本跟不上,用了容易被套;刚上市的新股:新股前几天成交量乱,平衡价算不准,别用。
适合的人群:稳健型股民:不想追涨杀跌,就想 “低买高卖” 赚安稳钱的;新手股民:刚入市不会看支撑位,用平衡价当 “入门工具”,能少踩很多坑。
不适合的人群:激进型股民:就爱追妖股、玩短线,追求 “一天赚 5%” 的,这指标太慢,满足不了;懒得看盘的人:指标要结合成交量、大盘看,光靠平衡价躺赚,不现实。
指标适配指南 #股民性格匹配
05 福利来了!平衡价指标源码 + 选股公式,直接导入就能用 🎁说了这么多,不给干货就是耍流氓。下面直接上福利,大家收藏好,一步一步来,不会导入的评论区问我!
平衡价:IF(CAPITAL>0,SUM(AMO,32)/SUM(VOL,32)/100,SUM((H+L+C)/32,32) /32),COLORWHITE;
(说明:导入后,K 线图上会出现一条白色的 “平衡价线”,就是咱们聊的核心线)
二、专属选股公式(回踩平衡价 + 缩量,成功率更高):咱们散户最需要 “股价跌到位,又没人卖” 的票,所以选股条件设为:股价回踩平衡价(当天收盘价在平衡价的 ±1% 以内);当天成交量比前一天缩量 10% 以上(没人卖了,抛压小)。对应的选股公式(复制就能用):平衡价:=IF(CAPITAL>0,SUM(AMO,32)/SUM(vol,32)/100,SUM((H+L+C)/32,32)/32);选股条件:ABS(C-平衡价)/平衡价<=0.01 AND V<REF(V,1)0.9;
注意: 选出来的票别直接买,再看看大盘好不好、板块热不热 —— 指标是工具,不是圣旨!
通达信指标源码 #选股公式分享
06 炒股像开车:平衡价是 “后视镜”,帮你少走弯路 🚗最后咱们回到开头巴菲特的那句话:“模糊的正确远胜于精确的错误。” 平衡价不是 “精准的买卖点计算器”,它更像开车时的 “后视镜” —— 不能让你看到未来,但能让你看清 “之前的路走得对不对”,避免重复踩坑。我刚开始用这个指标时,也犯过 “死等平衡价” 的错:有只票明明跌破平衡价还在跌,我硬等着补仓,结果套得更深。后来才明白,指标要结合盘面看 —— 要是大盘暴跌,再硬的平衡价也撑不住。咱们散户炒股,别追求 “一招鲜吃遍天”,把平衡价这种 “简单有用” 的工具用熟,再结合成交量、板块热度,慢慢就能找到自己的节奏。下次再碰到股价涨跌,别慌,先看看平衡价 —— 它会告诉你,现在的价格,市场认不认可。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 少走 3 年弯路,评论区说说你用指标的经历,咱们一起交流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