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引言:在恐惧与贪婪之间,寻找市场的"心跳"
"价格是你付出的,价值才是你得到的。" —— 格雷厄姆的这句话道出了投资本质。📈 当市场陷入冰点时,散户总在恐惧与贪婪间反复拉扯:该抄底吗?这真是底部吗?
就像登山者需要海拔计判断高度,航海家依赖指南针辨别方向,股市里也藏着属于我们的"生命线"。今天拆解的通达信大底指标,正是通过数学算法捕捉市场情绪拐点。它不会预测未来,却能帮你在别人绝望时看到希望。
02 指标核心:三个维度解读市场"体温计"
▶ 多周期共振原理:给市场做"全身体检"🔍 指标同时扫描 90日/250日/500日 三个维度的高低点(VAR1-VAR6),就像医生检查血压、心率、血氧多项指标。当长期(500日)与中期(250日)支撑位逐渐收窄,短期(90日)出现放量异动,往往预示着主力资金在"憋大招"。
▶ 资金博弈模型:看懂主力的"呼吸节奏"📊 主买主卖力量对比(AA6公式)是指标的灵魂。当主力吸筹时,成交量呈现"红肥绿瘦"特征,就像潜水艇下潜时气泡的变化。我们曾在2024年10月通过这个信号捕捉到光伏板块的集体异动。
▶ 情绪温度计:量化市场"恐慌指数"📈 通过 VARD公式的加权计算(VARC→VARD演变),将K线语言转化为情绪数值。当市场出现"放量长下影"形态但情绪值低于10时,往往是黄金坑机会——去年11月医药股的V型反转就是典型案例。
03 案例解析:2025年真实行情中的指标实战
■ 案例1:新能源赛道的"假摔"识别术7月10日,某锂电龙头放量下跌8%,恐慌盘涌出时指标显示:AA3值突然飙升至15(红色柱状出现)。次日早盘急跌时介入,三天后随行业利好兑现获利了结。关键点在于:大底信号出现时成交量必须放大至30日均量1.5倍以上。
■ 案例2:消费白马的"黄金坑"捕捉6月18日,某白酒股MACD创新低但指标显示 CC值(信号强度)较前次底部提升23%。这符合"熊市里最强的股最先见底"规律,后续两周反弹14%验证判断。注意:需结合北向资金持仓变化验证信号有效性。
04 实战应用:我的三年指标使用手记
作为经历过牛熊的老韭菜,我发现这套指标最适合两种场景:1)震荡市中的超跌成长股(PE<30且机构持仓>15%)2)突发利空导致错杀的行业龙头(如今年4月的半导体设备股)
性格匹配方面:✅ 纪律控:需严格执行信号买卖,忌主观猜测❌ 暴力党:指标不提供涨停预测,适合波段操作
操作口诀:"黄色柱起立,三天内建仓;突破颈线位,持股等风起"(以最近的医疗ETF走势为例)
05 结语:工具是路标,不是目的地
"投资就像跑马拉松,比的不是瞬间的爆发力,而是对节奏的掌控。" —— 村上春树的跑步哲学同样适用于股市。这个指标不是圣杯,而是帮你过滤80%噪音的"过滤器"。记住:再好的指标也要配合仓位管理,就像再锋利的刀也要掌握火候才能做出美食。
风险提示: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操作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