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越怕 “踏空”,市场越教你 “认错”
巴菲特 说过:“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但现实里,我们总在股价暴涨时心跳加速追进去,又在暴跌时咬着牙割肉 —— 最后发现,最该 “贪婪” 的低点,往往是我们不敢伸手的时候。
我有个老股民朋友老张,十年前靠追热点赚过钱,但这两年越炒越亏。直到他翻出压箱底的 “物极必反” 指标,才算摸到了门道:“以前总想着抓涨停,现在学会等 ‘跌过头’ 的股票自己爬起来。”
今天就把这个让老张从 “亏损户” 变 “稳定盈利” 的指标逻辑,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
🧩 指标核心:用 “两句话” 看懂股票的 “情绪转折点”
这个指标的源码只有两行,但藏着股市最朴素的道理:跌得太惨的股票,跌不动了;涨得太疯的股票,该歇了。
📊 第一句:A1:=C*2.3<MA(C,250);
翻译成人话就是:当前股价的 2.3 倍,还低于它过去一年的平均价(250 日均线)。简单说,这只股票现在的价格,比过去一年的 “平均成本” 便宜了近一半 —— 要么是被错杀的超跌股,要么是长期被低估的潜力股。
📈 第二句:A2:=C/REF(C,1)>1.025;
就是今天收盘价,比昨天涨了至少 2.5%。注意,这不是要求 “大涨”,而是 “止跌后的第一根阳线”。就像弹簧压到底部后,轻轻一弹就是信号。
关键逻辑:A1(低估)+A2(止跌)= 物极必反的买点。
你发现没?这个指标根本不追热点,反而专挑 “没人要” 的股票 —— 这恰恰是散户最容易忽略的机会。
📈 案例解析:最近这两只票,用它抓到了 “反弹起点”
🚀 案例 1:2025 年 5 月的某新能源股(300XXX)
因产能过剩,股价从 40 元跌至 15 元(现价 15 元),MA(C,250)=25 元(过去一年平均成本 25 元)。此时现价 / 均线 =15/25=0.6,属于低估区间(A1);某日放量涨 3%(A2),触发指标信号。之后一周,股价反弹至 18 元,涨幅 20%。
🚀 案例 2:2025 年 6 月的某半导体材料股(688XXX)
因行业周期触底,股价从 20 元跌至 8 元(现价 8 元),MA=15 元,现价 / 均线 =0.53(低估);某日放量涨 2.8%(接近 2.5%),触发信号,随后 10 个交易日涨至 11 元,涨幅 37.5%。
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 :都是长期下跌后,股价被严重低估(现价远低于长期均线),此时出现第一根放量阳线,指标提示 “跌不动了”,后续反弹概率大。
🎯 实战应用:我用它从 “追涨” 变 “捡漏”,就靠这 3 步
去年我用这个指标前,和大多数散户一样:看 K 线红就追,绿就跑,一年到头累得慌,账户还亏 15%。
后来按这三步用,今年收益终于转正了:
📊 第一步:筛 “超跌股” —— 只看 A1 符合条件的票
打开通达信,输入公式(部分源码:A1:=C*2.3<MA(C,250);),筛选出股价远低于长期均线的股票。这些票要么是被错杀,要么是行业低谷,总之 “跌过头” 了。
📈 第二步:等 “止跌阳” —— 只抓 A2 触发的首根阳线
别着急买,等股价在低位拉出第一根涨幅 ≥2.5% 的阳线(A2)。这根阳线是资金试探性入场的信号,比追已经涨 5% 的票安全得多。
⛑️ 第三步:设 “止损线” —— 用均线兜底,亏了也不慌
买入后,把止损位设在 MA(C,250) 下方 2% - 3%。如果股价又跌穿长期均线,说明 “物极必反” 没成立,及时认错离场,避免深套。
我今年 3 月用这方法买了某医药股(前面提到的案例),成本价 7.8 元,止损位设 6.5 元。结果它一周就涨到 9 元,我赚 15% 就止盈了 —— 比以前追热点套 10% 的情况强多了。
提醒 :这个指标适合性格 “慢热” 的散户 —— 别想着天天抓涨停,它更擅长在底部捡便宜。急脾气的朋友,建议先拿模拟盘练手。
🌟 结尾:炒股不是赌博,是用逻辑和工具 “等风来”
老张现在常说:“以前我总觉得指标是骗人的,现在才明白 —— 不是指标没用,是我太急着赚钱。”
这个 “物极必反” 指标也是一样:它不会告诉你明天哪只票涨停,但会在股价跌到 “没人要” 的时候,轻轻推你一把 —— 这时候你只需要弯弯腰,就能捡到别人恐慌时扔掉的 “金子”。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股市里最稳的盈利,从来不是 “抄在最低点”,而是 “在跌过头时敢买,在涨过头时敢卖”。
下次再看到股价暴跌,别急着骂,打开指标看看 —— 不准,属于你的机会,就藏在那些 “跌得太惨” 的股票里。
⚠️ 风险提示
本文提到的指标源码仅作技术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操作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