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标简介
二、指标构成
(一)移动平均线计算
输出 “上升线”,即收盘价的 3 日指数移动平均,以红色显示,线宽为 2。这个移动平均线反映了股票价格在短期内的上升趋势。
输出 “下降线”,为收盘价的 5 日指数移动平均,以绿色(COLOR00FF00)显示,线宽为 2。它反映了股票价格在稍长周期内的趋势。
输出 “中间线”,是 “下降线” 的 5 日指数移动平均,以白色显示,线宽为 2。用于辅助判断价格走势。
(二)其他技术指标计算与交易信号判断
首先计算
VAR1
,公式为(最高价 + 最低价 + 开盘价 + 2*收盘价)/5
,综合了股票的多个价格因素。接着计算
VAR2
为前一日的VAR1
。计算
VAR3
,公式为(收盘价 - VAR2)的 6 日加权移动平均 / 收盘价 - VAR2 的绝对值的 6 日加权移动平均 * 100
,用于衡量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强度。计算
VAR4
,公式为(收盘价 - 29 日前的开盘价)/29 日前的开盘价 * 100
,反映了一段时间内价格的相对变化。计算
VAR5
,通过对VAR4
进行指数移动平均和加权计算得到。计算
VAR6
,当满足特定条件时返回 1,否则返回 0。条件包括成交量大于等于 1.3 倍的 5 日简单移动平均、特定的VAR4
和VAR5
关系以及最低价为 120 日内最低价等。计算
VAR7
,通过对收盘价与前一日收盘价之差的处理得到。计算
VAR8
,对VAR1
与VAR2
之差进行处理得到。计算
VAR9
,当满足一系列条件时返回 1,否则返回 0。条件包括VAR8
的特定取值范围、价格处于特定区间以及成交量的变化等。设定多个交易信号,如当满足 “1 日前的
VAR3>81 AND VAR3<80 OR CROSS(82, VAR7)
的 5 日过滤” 时,在最高价位置画 2 号图标并书写文字;当满足 “VAR9 OR VAR6 的 5 日过滤” 时,在最低价位置书写文字;当满足 “上升线上穿下降线 AND 中间线 >= 1 日前的中间线 AND VAR3<50 的 5 日过滤” 时,在上升线位置画 1 号图标。
三、指标参数计算
(一)移动平均线参数计算
“上升线” 的计算是第一天的指数移动平均值若为有数据的第一天则为当天的收盘价,从第二天开始计算公式为:
EMA(今日) = 收盘价(今日) * 系数 + EMA(昨日) * (1 - 系数)
,其中系数为 2 / (3 + 1)。“下降线” 的计算方法类似,系数为 2 / (5 + 1)。
“中间线” 是对 “下降线” 进行再次指数移动平均计算,系数同样为 2 / (5 + 1)。
(二)其他指标参数计算
VAR1
在每个交易日,将当天的最高价、最低价、开盘价和收盘价按照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当天的综合价格值。VAR2
直接取前一日的VAR1
值。VAR3
的计算中,第一天的加权移动平均值若为有数据的第一天则为当天的(收盘价 - VAR2)
乘以较大权重,从第二天起,新一天的加权移动平均值计算为:当天的值乘以较大权重加上前一天加权移动平均值乘以(1 - 较大权重)。分母部分同理。VAR4
、VAR5
根据特定的公式和前一日的值进行计算。VAR6
、VAR7
、VAR8
、VAR9
分别根据各自的条件和公式进行计算,涉及到成交量的简单移动平均、价格的比较、统计满足特定条件的天数等。
(三)交易信号条件判断参数计算
对于画图标和书写文字的交易信号,通过对多个指标的条件判断和时间过滤来确定。例如,“1 日前的
VAR3>81 AND VAR3<80 OR CROSS(82, VAR7)
的 5 日过滤”,即判断前一日VAR3
的取值范围以及VAR7
是否上穿 82,并且在过去 5 个交易日内满足该条件。
四、交易策略
(一)买入策略
当出现 “上升线上穿下降线 AND 中间线>= 1 日前的中间线 AND VAR3<50 的 5 日过滤” 的信号时,可以考虑买入股票。首先观察股票的成交量是否在信号出现后有持续放大的趋势,如果成交量逐渐增加,说明市场对该股票的关注度在提高,资金有流入的迹象。
结合其他技术分析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可以查看股票的相对强弱指标(RSI)是否处于合理区间(如 30 - 70),以及其他移动平均线是否开始走平或者拐头向上等。如果多个指标都显示积极信号,可以在股价回调到短期支撑位且获得有效支撑时,以适当的仓位买入股票。
(二)卖出策略
如果在买入股票后,股价未能按照预期上涨,反而出现下跌趋势,或者其他技术指标出现恶化情况,投资者应考虑及时卖出股票以锁定利润或避免损失。例如,当出现 “1 日前的
VAR3>81 AND VAR3<80 OR CROSS(82, VAR7)
的信号时,可能意味着价格走势转弱,可以考虑卖出股票。当股票价格上涨一段时间后,出现高位放量滞涨的情况,即股价不再创新高且成交量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即使没有出现明确的卖出信号,投资者也应该警惕风险,可以适当减仓。若后续技术指标出现恶化情况,则进一步加大卖出力度。
(三)风险控制策略
设置止损止盈:在买入股票后,根据股票的波动特性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设置止损位和止盈位。止损位可以设置在买入价下方一定比例处(如 5% - 10%)。当股价下跌达到止损位时,应及时卖出股票,控制风险。止盈位可以根据目标涨幅、压力位或者技术指标的超买情况来设定,当股价达到止盈位时,可分批卖出股票锁定利润。
仓位管理:根据市场整体情况和信号的强弱程度合理控制仓位。在市场趋势不明朗或者信号可靠性不高时,保持较低仓位;在市场趋势向好且多个信号共振时,可以适当增加仓位,但要避免过度集中投资于某一只股票,分散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