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指标简介
二、指标构成
(一)相对强弱指标计算
首先通过计算
VAR2,即(收盘价 - 20 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 / (20 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 - 20 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 * 100,得出股票价格在过去 20 日价格区间内的相对位置百分比。这个指标能够反映股票价格的波动幅度以及相对于近期高低点的位置情况,有助于分析股票的短期强弱程度。VAR3是对VAR2的 3 日加权移动平均的 3 日加权移动平均再进行归一化处理(除以 28.57),通过对短期价格波动的多次平滑处理,使其更能反映价格变化的趋势性特征,减少短期噪音的干扰。VAR4是VAR3的 5 日指数移动平均,进一步平滑了VAR3的数据,用于从稍长周期来观察价格变化的趋势,为后续的分析提供更稳定的基础。VAR5通过特定的系数组合3 * VAR3 - 2 * VAR4计算得出,综合了短期和中期的价格趋势信息,用于更深入地分析价格走势的强弱和变化方向。
(二)其他指标计算
VAR9和VARA:VAR9是基于价格相对位置百分比的进一步计算得到的指数移动平均指标,用于反映股票价格的短期趋势。VARA则是通过对VAR9进行加权处理得到的指标,结合了过去的趋势信息,用于辅助判断价格趋势的变化和稳定性。AA:是一个综合判断条件,当VAR5上穿VAR3且VAR3 < 2.1以及上涨家数大于开盘价时满足条件。这个条件从价格趋势和市场整体情况(上涨家数)等多方面进行考量,用于触发后续的一些信号和图形显示。
(三)图形显示与交易信号
以不同颜色和线条绘制了
多(VAR9)和空(特定加权计算的指数移动平均),直观展示了短期价格趋势及其相对的另一个参考趋势线。当多上穿空时,触发买信号,显示值为 85(红色绘制),提示投资者可能存在买入机会。当满足
AA条件时,通过绘制一系列不同位置、宽度和颜色的柱状线,从多个角度直观地展示了该条件触发时的市场特征。同时,触发底信号,当AA条件成立时显示值为 85(黄色绘制),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底部或买入相关的参考信号。
三、指标参数计算
(一)相对强弱指标计算参数
对于
VAR2的计算,在每个交易日,获取过去 20 日的最高价、最低价以及当日收盘价。首先计算价格波动范围,即20 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 - 20 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然后用当日收盘价与 20 日内最低价的差值除以波动范围,再乘以 100 得到相对位置百分比。随着交易日的推进,数据不断更新,重新计算。对于加权移动平均计算,如
VAR3。以第一个 3 日加权移动平均为例,第一天的加权移动平均值为前 3 日(若不足 3 日则从有数据开始)的VAR2简单平均乘以相应权重(第一天权重较大)。从第二天起,新一天的加权移动平均值计算为:当天的VAR2值乘以较大权重加上前一天加权移动平均值乘以(1 - 较大权重),然后再进行归一化处理。第二个 3 日加权移动平均同理计算。对于指数移动平均计算,如
VAR4和涉及VAR9、VARA的计算。以VAR4为例,第一天的EMA值若为有数据的第一天则为当天的VAR3值,从第二天开始计算公式为:EMA(今日) = VAR3(今日) * 系数 + EMA(昨日) * (1 - 系数),其中系数 = 2 / (5 + 1)。对于VAR9和VARA的计算,原理类似,只是根据各自的周期和加权系数进行计算。
(二)综合条件判断参数计算
AA条件中,每天将VAR5、VAR3的最新值与相应阈值进行比较,同时获取上涨家数和开盘价数据进行比较判断。当所有条件同时满足时,AA条件成立,触发相关信号和图形显示。
四、交易策略
(一)买入策略
当出现
买信号时,表明股票价格从短期趋势角度来看,出现了向上突破的迹象。投资者可以在信号出现后密切关注股票走势,若股价能够持续上涨并且成交量有所配合放大,可以考虑买入股票。例如,可以观察在信号出现后的下一个交易日,若股价开盘后继续上涨且成交量比前一日增加至少 20%,则可作为一个买入参考点。当出现
底信号(即AA条件成立)时,也提示了股票可能处于一个相对底部或者有利的买入时机。此时可以结合其他技术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如股票的移动平均线是否开始走平或者拐头向上、相对强弱指标(RSI)是否处于超卖区域并开始回升等。如果多个指标都显示积极信号,则可以考虑买入股票。
(二)卖出策略
如果在买入股票后,股价未能按照预期上涨,反而跌破了买入时依据的短期支撑位(如短期均线或者是
买信号出现时的价格低点),并且多线下穿空线,同时成交量开始萎缩,投资者应考虑及时卖出股票以锁定利润或避免损失。当股价上涨一段时间后,出现高位放量滞涨的情况,即股价不再创新高且成交量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即使没有出现明确的卖出信号,投资者也应该警惕风险,可以适当减仓。若后续移动平均线开始拐头向下或者其他技术指标出现恶化情况,则进一步加大卖出力度。
(三)风险控制策略
设置止损位:在买入股票后,根据股票的波动特性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设置止损位。一般可以将止损位设置在买入价下方一定比例处(如 5% - 10%)。当股价下跌达到止损位时,应果断卖出股票,控制风险。
仓位管理:根据市场整体情况和信号的强弱程度合理分配仓位。在市场趋势不明朗或者信号可靠性不高时,保持较低仓位;在市场趋势向好且信号明确时,可以适当增加仓位,但要避免过度集中投资于某一只股票,分散投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