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标通过计算相对强弱指标(RSI)的变体以及乖离率,并结合特定的条件判断,为投资者提供股票交易的参考信号。指标名为 “黄金反弹”,旨在捕捉股票价格可能出现反弹上涨的时机。
相对强弱指标(RSI)变体计算:
RSV 赋值:(收盘价 - 9 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9 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 - 9 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100。计算未平滑的相对强弱指标值。
输出 K:RSV 的 3 日 [1 日权重] 移动平均,画白色。对 RSV 进行移动平均处理得到 K 值。
输出 D:K 的 3 日 [1 日权重] 移动平均,画黄色。对 K 值再次进行移动平均处理得到 D 值。
乖离率计算及条件判断:
BIAS1 赋值:(收盘价 - 收盘价的 24 日简单移动平均)/ 收盘价的 24 日简单移动平均 * 100。计算股票价格与 24 日简单移动平均线的乖离率。
A1 赋值:K 上穿 D AND K 上穿 D<16 AND BIAS1<-6。综合判断 K 与 D 的交叉情况、K 的数值范围以及乖离率的大小。
输出黄金反弹:如果 A1,返回 40,否则返回 0,COLORFF00FF。当满足 A1 条件时,给出 “黄金反弹” 信号,否则为 0。
RSI 变体参数计算:
RSV 的计算中,9 日的周期选择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短期波动和趋势的稳定性。通过计算收盘价与 9 日内最低价和最高价的相对位置,得到一个反映价格强弱的指标。
K 值的计算是对 RSV 进行 3 日移动平均处理。较短的移动平均周期可以更快地反映价格的短期变化,但也可能更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
D 值的计算是对 K 值进行 3 日移动平均处理。进一步平滑 K 值,使其更能反映价格的中期趋势。
乖离率参数计算:
BIAS1 的计算中,24 日简单移动平均线的选择是为了反映股票价格的中期趋势。通过计算收盘价与 24 日简单移动平均线的差值占收盘价的比例,得到乖离率指标。这个指标可以反映股票价格与长期趋势的偏离程度。
A1 条件判断中的参数 16 和 -6 是根据对市场的观察和经验确定的。K 上穿 D 且 K<16 表示相对强弱指标处于较低水平且出现金叉,可能意味着股票价格有上涨的潜力。BIAS1<-6 表示股票价格相对 24 日简单移动平均线有较大的负乖离率,即价格可能被低估。
信号解读:
“黄金反弹” 信号的出现表示多个条件同时满足,可能意味着股票价格有反弹上涨的趋势。K 与 D 的金叉以及 K 的数值范围表明相对强弱指标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状态。乖离率小于 -6 则说明股票价格相对长期趋势被低估,有回归的可能。
当出现 “黄金反弹” 信号时,投资者可以认为股票价格可能即将迎来反弹上涨行情,但需要结合其他技术分析工具和基本面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买入策略:
当出现 “黄金反弹” 信号时,投资者可以考虑建立部分仓位。但不能仅仅依赖这一个指标进行决策,应结合其他技术分析工具如均线系统、成交量等,以及基本面分析如公司财务状况、行业前景等。
在买入时,可以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状况,逐步买入股票,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多资金。可以先建立一个较小的仓位,观察市场的后续反应,如果股票价格继续上涨,可以逐步增加仓位。
卖出策略:
如果股票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出现卖出信号时,投资者可以考虑卖出部分或全部股票。例如,当价格出现明显的下跌趋势、相对强弱指标出现死叉或者乖离率变为正值较大时,可以及时卖出股票以锁定利润。
风险控制:
设置合理的止损位和止盈位。如果股票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触发止损位,应及时卖出以控制风险。止损位可以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股票的波动情况来确定,一般设置在买入价格的一定比例下方。
同时,要注意市场整体环境的影响。如果市场处于下跌趋势,即使出现买入信号,股票也可能受到大盘的拖累而难以持续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仓位或者观望等待更好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