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平均值计算:
高山
:N 日内最高价的 N 日简单移动平均的最高值,用红色线条表示,线宽为 2。流水
:最高价的 N 日简单移动平均,用红色线条表示,线宽为 2。- 极值计算:
计算 2 日至 8 日内高山的最低值。
计算 2 日至 8 日内流水的最高值。
- 条件判断:
出水
:当收盘价大于 8 日内最高价的 N 日简单移动平均的最高值,且 8 日内最高价的 N 日简单移动平均的最高值大于当前的最高价的 N 日简单移动平均,返回 1,否则返回 0。回踩
:当最高价的 N 日简单移动平均上穿最低价或者最高价的 N 日简单移动平均乘以 1.01 上穿收盘价,且上次出水的时间距离当前不超过 5 天,返回 1,否则返回 0。- 综合判断与信号:
XG
:当高山等于流水、高山等于低谷、高山等于 2 日至 3 日内流水的最高值、收盘价大于高山、高山乘以 1.1 大于(收盘价 + 开盘价)/ 2 时,给出信号。上成立
:当满足一系列特定条件时给出相应的信号。- 图形和文字提示:
当出水时,绘制相应的柱状线。
当回踩时,在最低价的特定位置书写文字。
当 XG 成立时,在高山的特定位置画 3 号图标。
当上成立条件成立时,在最低价的特定位置画 26 号图标。
高山
的计算:首先计算 N 日内最高价的 N 日简单移动平均值。
然后找出这些移动平均值中的最高值。
流水
的计算:直接计算最高价的 N 日简单移动平均值。
- 极值计算:
对于高山的最低值,依次从 2 日至 8 日的范围内,找出每个时间段内高山值的最低值。
对于流水的最高值,类似地找出每个时间段内的最高值。
出水
条件判断:首先计算 8 日内最高价的 N 日简单移动平均的最高值和当前最高价的 N 日简单移动平均。
然后比较收盘价与前者的大小,以及前者与后者的大小。
回踩
条件判断:检查最高价的 N 日简单移动平均与最低价的交叉情况,以及最高价的 N 日简单移动平均乘以 1.01 与收盘价的交叉情况。
同时确认上次出水的时间距离当前是否在 5 天以内。
XG
条件判断:比较高山、流水、低谷以及不同日内流水最高值的关系。
检查收盘价与高山的大小关系以及高山与(收盘价 + 开盘价)/ 2 的大小关系。
上成立
条件判断:确认前一日的最低价是否为 30 日内的最低值。
比较不同日前的最低价。
检查开盘价与收盘价的大小关系。
计算收盘价与 89 日简单移动平均的偏差比例。
比较当前 89 日移动平均与前一日的 89 日移动平均。
- 买入策略:
当出现出水信号时,表明股票价格有可能突破前期的压力位,是一个潜在的买入点。但需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基本面进行综合判断。
当 XG 条件成立时,说明股票价格走势强劲,且满足多个有利条件,可以考虑买入。
- 卖出策略:
若股票价格在上涨后出现回踩信号,且其他技术指标也显示走弱,可考虑适当减仓。
- 持仓策略:
在持仓期间,若股票价格持续满足有利条件,如高山、流水等指标保持良好态势,可以继续持有。
- 多指标印证:单一的指标信号可能不够准确,应结合其他技术分析指标,如成交量、MACD 等,进行综合判断。
- 趋势判断:在确定买卖信号时,要结合股票价格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情况,避免在趋势中途过早反向操作。
- 风险控制:设定合理的止损和止盈水平,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及时调整仓位,控制潜在的损失和保护盈利。
- 参数适应性:指标中的 N 值为 8 和 89 等是固定设置的,可能不适合所有股票和市场情况。投资者可以根据股票的特性和市场的波动程度,对参数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但要避免过度优化导致的适应性问题。
- 市场复杂性:股票市场受多种宏观和微观因素影响,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指标的有效性发生改变。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同一股票的表现可能差异很大,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的整体情况来解读指标信号。
- 假信号风险:技术指标可能会产生虚假的交叉信号或误导性的趋势判断。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通过更多的市场验证和分析来确认信号的可靠性,避免盲目跟从。
- 个股特性:不同股票的波动特性、市值大小、行业属性等因素会影响指标的表现。一些小盘股或题材股可能波动较大,指标信号较为频繁;而大盘股可能相对稳定,指标变化较为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