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价格计算:
A2
:通过(最高价 + 最低价 + 收盘价 * 2) / 4
计算得出。T2
:通过(3 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 + 3 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 + 收盘价 * 2) / 4
计算得出。- 移动平均和标准差计算:
A3
:A2
的 17 日指数移动平均。A4
:A2
的 17 日估算标准差。T3
:T2
的 25 日指数移动平均。T4
:T2
的 25 日估算标准差。- 中间变量计算:
A5
:通过((A2 - A3) / A4 * 100 + 200) / 4
计算得出。A6
:(A5 的 5 日指数移动平均 - 25) * 1.56
。T5
:通过((T2 - T3) / T4 * 100 + 200) / 4
计算得出。T6
:(T5 的 20 日指数移动平均 - 25) * 1.56
。- 主要指标计算:
K1
:收盘价的 12 日指数移动平均 - 收盘价的 26 日指数移动平均。ST1
:K1
的 9 日指数移动平均。ET1
:(K1 - ST1) * 2
,以柱状图(COLORSTICK)显示。AK
:A6
的 2 日指数移动平均 * 1.22 。AD
:AK
的 2 日指数移动平均。AJ
:3 * AK - 2 * AD
。BK
:T6
的 3 日指数移动平均 * 1.22 ,画白色。BD
:BK
的 3 日指数移动平均,画淡蓝色。BJ
:3 * BK - 2 * BD
,画淡绿色。- 移动平均和抛物转向:
MA1
:((3 * 收盘价 + 最低价 + 开盘价 + 最高价) / 6)
的 3 日简单移动平均,线宽为 1,画深灰色。- 涉及与 4 日抛物转向的比较和交叉判断。
- 参考水平:
LA
:100 。LB
:0 。LC
:80 。LD
:20 。- 柱状图绘制条件:
根据
BD
与前一日BD
的比较以及ET1
的正负,决定是否绘制红色或蓝色的柱状图。
A2
的计算:按照给定公式综合考虑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进行计算。
A3
和T3
的计算:分别对
A2
和T2
进行相应周期(17 日和 25 日)的指数移动平均计算。A4
和T4
的计算:计算
A2
和T2
相应周期(17 日和 25 日)的估算标准差。A5
和T5
的计算:通过复杂的公式基于
A2
、A3
、A4
和T2
、T3
、T4
进行计算。A6
和T6
的计算:对
A5
和T5
进行移动平均和调整计算。K1
、ST1
和ET1
的计算:基于收盘价的不同周期指数移动平均进行计算,并得出
ET1
的柱状图。AK
、AD
、AJ
、BK
、BD
和BJ
的计算:通过相应的移动平均和数学运算得出。
MA1
的计算:先计算特定价格组合的平均值,然后进行 3 日简单移动平均。
- 抛物转向的计算:
按照步长为 2、极限值为 20 的 4 日抛物转向公式计算。
- 买入策略:
当
AK
上穿AD
且UPNDAY((开盘价 + 收盘价) / 2, 1)
时,或者当AK
上穿AD
、AK > BK
且UPNDAY(收盘价的 18 日简单移动平均, 1)
时,可以考虑买入。若
MA1
上穿 4 日抛物转向,且其他指标也显示积极信号,可作为买入的参考。- 卖出策略:
当
AD
上穿AK
,或者当AD
上穿AK
、AK < BK
且DOWNNDAY(收盘价的 18 日简单移动平均, 1)
时,可以考虑卖出。若 4 日抛物转向上穿
MA1
,或者价格跌破重要支撑位,应考虑卖出。- 持仓策略:
在持仓期间,若
AK
持续高于AD
,且价格走势良好,可以继续持有。若指标出现走弱迹象,如
AD
逐渐接近或超过AK
,应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准备调整仓位。
- 综合分析:不要仅仅依赖本指标进行交易决策,应结合其他技术分析工具和基本面信息,进行全面综合的判断。
- 趋势判断:在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中,对交易信号的解读应结合趋势的方向和强度,避免逆势操作。
- 风险控制:设定合理的止损和止盈水平,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及时调整仓位,控制潜在的损失和保护盈利。
- 参数固定性:指标中的 17 日、25 日、9 日、2 日、3 日等参数是固定设置的,可能不适合所有股票和市场情况。投资者可以根据股票的特性和市场的波动程度,对参数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但要谨慎,避免过度拟合。
- 市场复杂性:股票市场受多种宏观和微观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形势、政策法规、公司业绩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市场趋势和股票价格的突然变化,从而影响指标的有效性。
- 假信号风险:技术指标可能会产生虚假的交叉信号或误导性的趋势判断。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通过更多的市场验证和分析来确认信号的可靠性,避免盲目跟从。
- 个股特性:不同股票的波动特性、市值大小、行业属性等因素会影响指标的表现。一些小盘股或题材股可能波动较大,指标信号较为频繁;而大盘股可能相对稳定,指标变化较为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