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础数据计算:
 X1:通过收盘价、最低价和最高价的平均值计算得出。DD:获取当前总股本(手)。SS:获取流通股本(股)。GG:计算每股收益(全年折算)。TH:计算市盈(动)。- 技术指标计算:
 A51:通过股价在55日价格区间内的相对位置进行复杂的移动平均计算。RSI:通过收盘价与前一日收盘价的差值计算相对强弱指标。FF:计算收盘价的3日指数移动平均。MA15:计算收盘价的21日指数移动平均。- 输出线条:
 WW:2日内最高价的3日简单移动平均的最高值,以绿色显示,线宽为1。MM:1日内最高价的3日简单移动平均的最低值,以红色显示,线宽为1。
X1的计算:将收盘价、最低价和最高价相加,然后除以3,得到平均值。
A51的计算:首先计算
(收盘价 - 55 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 / (55 日内最高价的最高值 - 55 日内最低价的最低值) * 100。对上述结果进行5日的加权移动平均,得到第一次移动平均结果。
再次对上述结果进行5日的加权移动平均,得到第二次移动平均结果。
最终计算
3 * 第一次移动平均结果 - 2 * 第二次移动平均结果。RSI的计算:计算每日收盘价与前一日收盘价的差值,取与0的较大值。
对上述差值进行3日的加权移动平均。
计算每日收盘价与前一日收盘价差值的绝对值,并进行3日的加权移动平均。
用前者除以后者,乘以100,得到相对强弱指标RSI。
FF和MA15的计算:FF是收盘价的3日指数移动平均,通过指数加权的方式计算。MA15是收盘价的21日指数移动平均,同样通过指数加权计算。WW和MM的计算:WW是先计算2日内最高价的3日简单移动平均,然后取其最高值。MM是先计算1日内最高价的3日简单移动平均,然后取其最低值。
- 买入策略:
 当
WW呈现上升趋势,且股价突破WW线时,可以考虑买入。这可能意味着股票处于强势上涨阶段。若
RSI指标处于低位(如低于30)且开始向上拐头,同时WW线也表现良好,增加了买入的信号强度。- 卖出策略:
 当股价跌破
MM线,且MM线呈现下降趋势,可能是卖出信号。如果
RSI指标处于高位(如高于70)且开始向下拐头,结合MM线的走势,可以考虑卖出。- 持仓策略:
 在持仓期间,若股价持续在
WW线之上运行,且WW线保持上升,表明股票走势强劲,可以继续持有。若股价逐渐向
MM线靠近,且MM线开始走平或下降,应密切关注,准备调整仓位。
- 综合判断:不应仅仅依赖本指标的信号进行交易决策,应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基本面分析和市场整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 趋势确认:对于买入和卖出信号,需要确认趋势的有效性,避免被短期波动误导。
 - 风险控制:设定合理的止损和止盈水平,以控制潜在的损失和保护盈利。
 
- 参数选择:指标中的55日、3日、21日等参数是固定设置的,可能不适合所有股票和市场情况。投资者可以根据股票的特性和市场的波动程度,对参数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但要避免过度拟合。
 - 数据准确性:指标的计算依赖于准确的股价、股本、收益等数据。如果数据存在错误或不准确,可能会影响指标的计算结果和交易决策。
 - 市场环境:股票市场受到多种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形势、政策法规、行业竞争等。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指标的有效性可能会有所不同。
 - 单一指标局限性:本指标只是投资决策的参考之一,不能完全依赖它进行交易。投资者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出全面和理性的投资决策。
 - 公司基本面:除了技术指标,公司的基本面状况如财务状况、业务发展、管理团队等也是影响股票长期走势的重要因素。在投资决策中,应充分考虑公司的基本面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