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指标原理:用“弹簧理论”抓准底部,散户也能看懂的高级逻辑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个在股市里摸爬滚打了十年的技术分析写手。今天,咱们不聊虚的,直接上干货。我知道很多朋友一看到代码就头大,别怕,我把它翻译成“人话”。
这个 “精确波段”指标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高级🌀弹簧测压计。它的核心任务,就是判断股价这根“弹簧”是否被压缩到了极限,随时可能暴力反弹。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它找来了几个“参照物”。HLM1 到 HLM3 就像是三个不同身高的“长跑健将”,分别代表了股票在过去500天、250天和89天内跑到的“最高点”。而 HLM4 到 HLM6 则像是三个“潜伏者”,代表了相应周期内的“最低点”。
光有参照物还不够,它还得给这些参照物“称重”。你会发现,计算 HLM7、HLM8、HLM9 时,用到的权重(比如0.558, 0.96, 1.25)是不同的。这就像打造一把精密的尺子,长周期的高点和低点占的“分量”更重,用来确定一个大的“价值中枢”。HLM10 就是这把尺子最终测量出的“压力与支撑”中枢位。
最精妙的部分来了,也就是大家最关心的选股点—— “买底”是如何诞生的 。
指标接着计算了一个叫 HLM11 的变量,你可以理解为“市场恐慌指数”。当股价连续下跌时,这个指数就会飙升,代表散户们恐慌抛售,市场一片悲观。

然后,魔法发生了。指标会比较当前股价和那个“价值中枢”HLM10。如果股价远低于中枢(C*1.35<=HLM10),说明跌得太狠了,市场过度恐慌,这时“恐慌指数”HLM11 会被放大10倍,相当于给绝望的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反之,如果股价在中枢附近,HLM11 就会被缩小10倍,表示市场情绪稳定。

最后一步,就是那个关键的 “买底”信号 了。关注这个变量,就是在寻找一个“极限冰点”。它会观察最近30天内被放大了的“恐慌指数”的最高点 HLMH。而选股条件 CROSS(3.8, 关注) AND 关注<REF(关注,1) 翻译过来就是:当“恐慌指数”从一个极高的位置(比如4)突然掉头向下,并且跌破了3.8这个“极限阈值”时,就意味着“弹簧”压缩到了极致,物极必反,一个反弹的契机来了!
这背后是深刻的市场心理学:当所有人都认为还会再跌的时候,真正的底部就悄悄来临了。 这个指标,就是用数学模型去捕捉这个从“绝望”到“希望”的转折点。

02 指标适配:不是所有股票都能用,看看你手里的票是不是“天选之子”
一个再好的工具,也得用对地方。这个指标虽然强大,但它也有自己的“脾气”,不是对所有股票都有效。
适合操作的股票类型:
波动较大的成长股、题材股 🚀: 比如科技、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这类股票股性活跃,上涨下跌的“弹性”足,指标所依赖的“弹簧理论”才能发挥作用。它们经常会因为市场情绪错杀,跌出黄金坑,而这个指标最擅长的就是在这种“坑”里找到底部。
经历过长期调整的白马股 🐴: 一些基本面优良的白马股,如果因为市场整体熊市或短期利空而被错杀,出现深度回调,这个指标也能比较准确地捕捉到其大级别的底部区域。

什么股票不适合?
波动极小的“织布机”股票 🧵: 比如一些大型银行、公用事业股,它们每天涨跌幅都很小,很难出现指标所需要的“极端恐慌”和“极限压缩”的状态,用这个指标可能会频繁出现无效信号。
庄股或问题股 🚫: 庄股的走势是人为控制的,技术指标会失灵。而基本面有重大问题、可能退市的股票,更是技术分析的禁区,任何指标都救不了。

适合使用的人群:
有耐心的中长线投资者 ⏳: 这个指标是用来抓“大底”的,不是让你做短线频繁交易的。它信号不多,但一旦出现,往往是一个波段行情的起点。如果你是那种今天买明天就想卖的“快手”,这个指标不适合你。
喜欢“左侧交易”,敢于逆向思考的人 🧠: 指标的“买底”信号是在下跌趋势中发出的,需要你有勇气在市场一片悲观时出手。如果你是典型的“趋势交易者”,喜欢等趋势确立了再进场,那你可能更适合其他指标。
被套牢后想自救的股民 🪤: 如果你手里的股票不幸被深套,可以用这个指标来观察,当它发出“买底”信号时,可以考虑进行补仓操作,以摊低成本,为后续的解套行情做准备。
03 实战应用:一个老股民的亲身经历,教你如何用“买底”信号真正赚到钱
理论讲得再多,不如一次真实的操作来得实在。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我去年操作过的案例,你就能明白怎么用了。
去年下半年,我一直在关注一只做半导体设备的股票,我们叫它“芯动科技”吧。当时市场情绪很差,这只股票也从高点下跌了近40%。我知道它基本面不错,但就是不敢下手,怕它还会继续跌。
这时候,我打开了这个“精确波段”指标。在10月底的一天,我发现副图上的“关注”线一路飙升,突破了4,然后在几天后,出现了那个紫色的 “买底”文字信号 。
我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步:信号确认,不盲从。出现“买底”信号后,我没有立刻全仓杀入。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去看成交量。我发现,在信号出现的前后两天,成交量有明显的放大,说明有资金开始进场了,这验证了信号的有效性。这就像你听到远处有雷声,然后又看到了闪电,才能确定暴风雨真的要来了。
第二步:结合基本面,找共鸣。我再次研究了“芯动科技”的基本面,发现公司刚刚公告了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并且获得了国家大基金的增持。技术面的“买底”信号和基本面的利好形成了“共鸣”。这时候,我心里就有底了。这叫“共振选股法”,技术面和基本面都看好,胜率才高。
第三步:制定交易计划,管住手。我在“买底”信号出现后的第二天,股价小幅高开时,先建了30%的底仓。同时,我把止损位设在了“买底”信号当天的最低价下方5%的位置。我的想法是:如果这个信号是假的,我损失也有限;如果是真的,我还有足够的资金可以在后续回调时加仓。

结果怎么样?之后一个月,这只股票震荡了几天,一度还跌破了我的成本价,洗掉了不少不坚定的散户。但因为我有止损位和计划,心里并不慌。随后,半导体板块风口来临,这只股票一路拉升,最高时盈利超过了 50% 。
通过这个例子,我想告诉大家:
指标是你的“侦察兵”,不是“指挥官”。 它负责发现战机,但最终打不打、怎么打,还得你这个“将军”来决策。一定要结合成交量、市场热点和公司基本面来综合判断。
没有100%成功的指标,风控永远是第一位。 任何时候都要设置止损,这是在股市里活下去的不二法门。
知行合一是最大的挑战。 明白道理很容易,但在真金白银的涨跌面前,还能严格执行自己的计划,才是真正的考验。
这个 “买底”指标 ,就像你在漆黑的隧道里开车时,远方突然出现的一丝光亮。它不保证你马上就能到达终点,但它告诉你,出口可能就在不远的前方了。希望今天的分享,能成为你今年解套路上的那一丝光亮。
指标内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