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股民常说:“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但今天我想加一句:“会等的是师祖”。
一、|这个指标为何能让突破信号“开口说话”?
很多朋友一看到源码就头疼,别急,我们把它“翻译”成买菜逻辑你就懂了。这个指标的核心逻辑其实是在找**“横盘蓄力+突破确认”** 的黄金组合。
来看第一段条件:
TJ1:=C/LLV(L,60)<=1.08 AND HHV(H,30)/C>=1.2 AND C<O;
用大白话解释就是:
C/LLV(L,60)<=1.08:当前股价离60日最低点涨幅不超过8%——说明股票还没大幅启动,处于相对低位;
HHV(H,30)/C>=1.2:30日内最高价曾比现在高出20%以上——意味着之前有过冲高回落,上方存在压力区;
C<O:当天收阴线——制造洗盘假象,吓走不坚定的散户。
这三个条件组合起来,就像是在菜市场挑西瓜——要选那个看起来不太起眼(低位震荡)、但其实拍起来声音很响(曾冲高过)、而且卖家还故意说“这个不甜”的(收阴线洗盘)。
而真正的选股点在这里:
REF(TJ1,1) AND O<REF(C,1) AND C/REF(C,1)>1.09 AND C=H AND C>REF(O,1);
这就更妙了:
REF(TJ1,1):昨天满足了我们的“潜龙在渊”条件;
O<REF(C,1):今天开盘低于昨日收盘价——继续吓人;
C/REF(C,1)>1.09 AND C=H:收盘涨幅超过9%并且以最高价收盘——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C>REF(O,1):收盘价超过昨日开盘价——确认强势。
这就好比跟踪一个欲擒故纵的姑娘——昨天还对你不冷不热(收阴线),今天突然主动约你吃饭(大幅高开并涨停),这时候你再不出手就真晚了。

二、|什么样的人用这个指标最顺手?
这个指标不是万能钥匙,但在特定场景下效果显著:
适配股票类型:
中小市值的题材股、概念股,这类股票波动大,容易形成技术性突破
底部横盘超过1个月,突然放量启动的股票
符合当前热点板块的突破股,指标信号与热点形成共振
适合的操作人群:
“上班族股民”:没时间盯盘,只需要收盘前10分钟检查信号
“恐高症患者”:不敢追已经连续大涨的股票,只做底部启动的第一波
“技术派新手”:指标逻辑清晰,条件明确,不容易被主观情绪干扰
特别注意:趋势下跌中的反弹股、大盘权重股使用这个指标效果会打折扣,因为它们的波动节奏和游资偏好的小盘股完全不同。

三、|我是如何在实战中让这个指标“乖乖听话”的?
记得今年8月份操作过的一只半导体概念股,当时该股在23-25元区间震荡了将近两个月,期间三次试图突破26元都失败了。8月15日,指标首次出现TJ1信号——当天收阴线,但股价依然在60日低点附近,上方明显有压力区。
我当时在股友群里说:“这股的庄家洗盘洗得真够耐心的。”结果第二天,该股低开后快速拉升,在10点24分涨停,完全符合我们的选股点条件。我在涨停前5分钟介入,随后该股走出了一波6连阳的行情。
实战中的三个关键细节:
“开盘定势”法则:满足TJ1条件后,次日开盘如果是低开或平开,就是最好的介入时机。如果直接高开3%以上,反而要谨慎,可能是诱多。
“板块护航”原则:指标的单个信号成功率为70%左右,但如果该股所属板块当天也表现强势,成功率能提升到85%以上。
“三日守则”:买入后三天内如果不继续上涨就要考虑退出,因为这可能是个假突破。

四、|想用好指标?这些“防坑指南”收好了
任何指标都不是摇钱树,我在多年的使用中也总结了一些教训:
最容易被骗的两种情况:
大利空环境下出现的信号——大盘在下行趋势中,什么指标都会失灵
成交量不足的突破——没有资金推动的突破都是“纸老虎”
最佳搭配指标:
配合成交量指标,要求突破日成交量是前5日均量的1.5倍以上
搭配MACD指标,要求DIF线在0轴上方或即将上穿0轴
我的使用心得:
这个指标就像汽车的后视镜——能让你看到后面的危险,但方向盘还在你自己手里。它最适合用在行情震荡期和上升初期,在单边下跌市中请谨慎使用。
指标内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