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赢家不是知道得多,而是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翔博老师。今天要分享的,是我在股市摸爬滚打 10 年后,依然在用的大波段副图指标。这个指标看似简单,却帮我抓住了多次暴涨行情。
01 指标原理:看似复杂的代码,背后是人性博弈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指标的部分源码(已做简化处理):
AA:= CLOSE>REF(CLOSE,1)1.035;AA1:=(H-C)/C100<1;...大波段:BB AND BB1 AND BB2 AND AA AND AA1 AND AA2;
这串代码看起来复杂,其实它的逻辑非常直观 —— 寻找市场中的异常波动,这些波动往往预示着大行情的启动。

这个指标的核心原理是什么呢?
它通过六个条件筛选股票,就像用六个筛子层层过滤,只留下最有可能启动大波段的个股。
AA 条件:判断当日涨幅是否超过 3.5%,这是涨幅筛选。
AA1 条件:判断上影线是否很短(小于 1%),表明股价收盘接近最高点,买盘力量强劲。
AA2 条件:关注成交量是否出现异常(要么极度萎缩,要么异常放大),这是量能筛选。
BB 条件:检查前三日最高价与前一日最低价的差距是否大于 8%,这是波动幅度筛选。
BB1 条件:判断今日最低价是否低于前一日最低价。
BB2 条件:判断昨日是否收阴线而今日收阳线,这是 K 线组合筛选。
当这些条件同时满足时,系统就会标记出 “大波段” 信号。
为什么这样的逻辑有效?
因为它抓住了股市的本质 —— 能量积蓄后的爆发。股票在启动前,往往会有明显的特征:成交量变化、价格波动加大、K 线组合转强。这个指标正是通过量化这些特征,帮助我们识别潜在的启动点。
02 指标适配:哪种人、哪种股最适合这个指标?
这个指标不是万能的,理解它的适用范围,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适合的股票类型:
这个指标特别适合波动性较大的中小盘股,尤其是那些有业绩支撑但之前被市场忽略的个股。大盘蓝筹股波动相对较小,往往不太容易出现符合所有条件的信号。
适合的人群:
这个指标最适合有一定盯盘时间的投资者。因为大波段信号出现后,需要及时跟进。同时,它适合有耐心的投资者,不是每天都有符合条件的信号出现,需要等待符合条件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适合能够严格执行止损纪律的投资者。没有百分百成功的指标,当信号失败时,能否果断止损是关键。
指标的性格:
这个指标是典型的 “激进中带着稳健”。说它激进,是因为它追求短线强势股;说它稳健,是因为它通过多重条件过滤,降低了假信号的概率。
如果你是追求稳健投资的投资者,可以调整参数,比如提高涨幅要求(如将 3.5% 提高到 5%),这样信号会更少,但可能更可靠。如果你是激进型投资者,可以适当放宽条件,比如允许更长的上影线,这样会捕捉到更多机会,但伴随更多假信号。
03 实战应用:十年经验总结的 “三步操作法”
理论说了这么多,到底怎么用?我来分享自己总结的 “三步操作法”。

第一步:信号确认
当副图指标出现 “大波段” 信号时,不要急于买入。先确认大盘环境是否稳定。如果大盘处于下跌通道,再好的个股信号也容易受拖累。然后查看该股的行业板块是否有所异动,孤军深入的个股往往难成大气。
第二步:买入时机
我一般会在信号出现后的第二天寻找低点介入。为什么呢?因为信号出现当日,股价往往已经有所表现,次日如果还能维持强势,说明这不是一日游行情。
买入时,我会将止损位设置在信号出现当日的最低点下方 3% 左右。这样既给了股价波动空间,又能有效控制风险。
第三步:持股与卖出
一旦股价开始上涨,我会用 5 日均线作为持股依据。只要股价不跌破 5 日线,就继续持有。当股价上涨较多后出现放量滞涨,或者指标出现 “波峰” 信号时,考虑逐步卖出。
记得 2023 年我用这个指标捕捉到了一只科技股的大波段。当时该股连续小阳线上涨,成交量温和放大,直到有一天满足了所有大波段条件。我果断介入,随后该股在两个月内上涨了超过 80%。关键就在于我遵循了自己的交易系统,不因短期波动而轻易卖出。

避免的常见误区:
很多人在使用指标时容易犯一个错误 —— 盲目迷信指标。这个指标只是工具,不是摇钱树。它需要结合市场整体趋势、个股基本面等因素综合使用。
另一个误区是追求完美,试图抓住每一个信号。事实上,错过信号是正常的,稳健的投资是只做自己看得懂的机会。
最后提醒:这个指标在通达信软件上使用效果最佳。大家可以将它设置为副图指标,这样在主图看 K 线的同时,副图可以直观看到信号提示。
股市没有万能公式,但这个经过时间检验的大波段指标,可以帮你提高发现机会的概率。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统,并坚持下去。
关注翔博掌上指标,更多实用指标技巧将持续分享给大家!
指标内含:

